张洪俊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笔耕不辍数十载 娴熟书艺追古贤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洪俊作品鉴赏。
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中说:“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严格遵守书写法则,就难以步人书法正途。所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书法的前提条件,它包含的内容绝不是仅仅局限于对某一个碑帖的临写。如何才能正确掌握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常规来讲它包括这样三个部分:一是笔法、二是结字法、三是章法。这三部分既相互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融会贯通。其中包括执笔、运笔、点画、间架结构、篇章布局等等,都要学习掌握其中的法则和规律。对于学书者来说,学习的目标是应当成为名副其实的书法家,而不是成为“书匠”或“书奴”。所以说,“基本功”不单指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书者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境界。就是说我们学习书法首先要懂得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差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应该继承发扬的,什么是应当摒弃杜绝的?在书法艺术综合底蕴方面,其实真正能达到境界的书家不多。
张洪俊 1951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大专学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山东分院副院长、中国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临沂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临沂市市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其从少年时期就酷爱书法,用功临摩唐楷、欧、颜、柳和王羲之名家名贴。两次参加国内书法培训班学习培训,并登门拜师求教,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书法展。
历年艺术成就:
在由山东省文联、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王羲之书法艺术行草大展入展;山东省书协主办的山东省书法国展入展;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画首届才情展示作品大赛三等奖;第十二届书法全国王羲之兰亭序临帖大展入展;第三届全国王铎杯书画大赛获得优秀奖;2015 年山东省农民书画艺术大赛获一等奖;全国书画作品精粹奖获金奖;参加了金色年华全国书法作品北京邀请展、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
多次参加了由省市组织的到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书画交流活动以及国内部分省市的书画交流活动。书法作品已在美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加拿大、南非、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被收藏。
2018年12月,在全国翰墨诗书画大奖赛中,书法作品荣获金奖。
2021年在中华全国金鼎文化艺术名家榜遴选评审中,被评为入榜艺术家;2022年10月被特聘为中国翰墨文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中国翰墨书画院副院长。
从作品表现形式上看,张洪俊老师主要是以行草展现的,从他作品的用墨、章法、笔意不难看出他对历史各名家法帖是有深入研究。审美大师宗白华说:“艺术之美是自然的,犹如秋叶在微波中颤动,好似白云蓝天在水波中荡漾,让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艺术的目的无非是通过改变这一瞬间来记录自然美的现象。在观赏张老师的作品时,你会发现他行草如作楷书,从心气到墨象,从容不迫,沉实老到,没有丝毫的草率和造作之意。他的点画既讲究造型,又具有质感,他在用墨上追求清雅超逸、萧散淡远的墨境。同时又能浓淡相宜,润燥相杂,变化丰富,书写出一幅幅既至简又多彩的黑白世界。张老师书法中明显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也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沉静闲适。往往就是这种不求丰富变化,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的意味。才是一个书法家难以达到的境界。当然!艺术赏析本就仁者见仁,对笔者约赏评持不同释见者,欢迎各抒己见商榷共进,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嘛。
我们常听行家评书家之作有无出处,这在笔者看来是针对擅攻一体而言的,若一个书家博采众长而修练创作,其作品只能说是否法度严谨,一般是个性独有展现了,是看不出出自何门何派的,若要真正评论一幅作品优劣,我想应从气韵上去判断,书法艺术作品中的气韵是极其重要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作品彰显出来的一种精神特质,或叫精神气息。古人云:“书之大局,以气为主。” “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凭其气。” 无疑张老师是深谙此道的,他很善于用自己的笔墨语言来领悟书法之妙,阐释艺术之境,抒发胸中之气,这一点也是书家毕生追求之境,可惜达者寥寥。而从张老师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不一般的气韵所在。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在几千年的书画艺术史中也是适用的。任何作品都有瑕疵,不可能十全十美,张老师作品也不例外。比如在章法处理上过于随意、书法中的起、行、收、提、按、转、折有待细化考究等。但作品的缺憾美有时也是真性情的表现,只要整体对整幅作品没多大影响也是允许的。不过学术与追求严谨为最高要求,尽量避免明知的不足才能向最高艺术境界攀登,笔者拙见,拋砖引玉,与各位方家共商榷,愿我们共同提高,也衷心希望在来来的岁月中,张老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艺术之路上取得重加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