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您当前所在位置:当代书画家人才库 > 新闻 > 业界新闻 > 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专题研讨会举行

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专题研讨会举行

字号:

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专题研讨会举行孙晓云、李刚田、王彦讲话教师围绕传统文化修养授课教师围绕传统文化修养授课教师围绕传统文化修养授课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
  10月26日,“传统文化修养与当代书法创作·第十期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在京举行专题研讨会。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李刚田及48名学员参会。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主持研讨。
  召集人华波主持学员发言环节。
  篆书组盛元靖、韦廷贵、冯永浩、李屹、汪招明、王慧锋、王松松、张升认为,在篆书临创过程中不要“走偏锋”“竞奇拙”,在取法上尚奇猎怪,在创作中盲目追逐标新立异,而应当遵循传统字法规范,不断拓宽创作的广度和深度,并从中深入解读古人真善美的生命追求、深层次的艺术思想、高贵的人文品格以及个性化的审美意识。要悉心钻研古文字的字法演变、字形构造与美感原理,努力吸收消化经典并学会融会贯通,进而探索属于自己的思想与审美体系。
  隶书组蒋采、刘权、高英、龚首一、李锐、赵毅、樊青松、冯高认为,隶书的创作应当坚守正确的创作道路,深入解读汉碑的正大气象和古朴宽博,要树立正确的审美和创作取向,不能随意夸张变形;应当在努力提升笔墨技法的前提下,倡导自然书写,不刻意造作;应当尝试多元融合,广泛涉猎秦汉碑刻简帛,融合贯通,追求金石气和书卷气兼具的艺术风貌。
  楷书组应立博、张洪荣、朱安刚、王子璐、尚湘原、孙源林、孙鹏、朱国振认为,当代楷书创作可以追求拙朴浑厚、遒劲刚健的书风,但不能刻意追求刀刻斧凿的效果,应该“透过刀锋看笔锋”,尽可能还原碑系楷书书写的本来面目。在学习过程中,要寻求朴茂浑厚与儒雅平和的兼容并蓄,既向上追溯,广泛涉猎碑版、墓志,探究其中的宽博雄强;又向墨迹求笔法,用心师法写经、文书等,让用笔更加从容自然。
  行书组张斌、何玉峰、刘旭山、董文科、孟祥臣、马驰野、葛良胜、王晓鹏认为,当代行书创作应当彰显雅正书风、追求正大气象,不能过度执着于染色、做旧、拼接等形式设计,以怪为美、浮躁功利。要摒弃刻意而为与装腔作势,善于从二王、宋四家、赵、董的行草经典中寻找创作源泉,不断提升作品境界,追寻法度与情性的完美融合,力争写出有思想、有性情、有意趣的行书作品。
  草书组华波、胡奇峰、刘吉强、谢海宾、王天津、李琪、赵文龙、张晓明认为,草书创作要追求意韵生动、自然而然,不能追求夸张炫技、斗强使狠,故作惊人之笔,以奇技淫巧夺人耳目,而要让书法回归本体,寻求一种从容悠游的自然书写状态。我们要避免“重形式轻书写”,应当深入思考创作作品中的气韵、格调、情感,把文本的思想感情用笔墨充分表达出来。
  篆刻组霍翠、李侃、高少珂、邱军辉、葛振亮、郑文师、徐艺、张鹃认为,篆刻艺术创作要坚持“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理念,在汲取传统的基础上,提高学识和修养,将作者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彰显为刀下的艺术风格。要密切关注考古学、文字学、艺术学等领域学术成果,做到学以致用、推陈出新、熔古铸今,使技法功力与审美内涵相得益彰,创作出更加契合经典传统、时代主题、书写情感的艺术作品。
  李刚田总结研讨会既突出学术和文化,又紧扣当代书法创作。传统文化修养是当代书法创作的支撑和根本,避免同质化的途径就在于必须拥有自己的艺术个性、拥有独立的思考。要努力提升素养,做有思想、有情怀、有学养的书家。不仅具有诗人的浪漫胸怀,还要有哲学家的思辨头脑和工艺家的匠心独运。艺术不能脱离时代而单独存在,必须在大的时代背景下来考量自己的艺术发展路径,不断积累、学习、匡正前进方向。此次培训可以作为一个起点,既是对既往创作的检视,也是对未来创作路径的酝酿,追求一种人格之修炼、意志力之培养、定力之淬炼的“正心诚意”境界。
  孙晓云讲到,要牢记作品是立身之本,在创作上走正路,在学习创作中遵循书法艺术规律,坚持静下心来勤临池,精益求精搞创作,砥砺淬炼、厚积薄发。要提升传统文化修养,在艺术上守正道,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修学问、修风骨,养才情、养气质,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书法书写本质,真正把“古”“化”到笔尖上。要陶冶个人道德情操,在行业内扬正气,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珍惜声名、涵养德行。要始终秉持对艺术的敬畏和对专业的赤诚,端正创作心态,秉持求真精神,以坚强的艺术定力和执着的追求,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书法作品。
  本期高研班授课,围绕传统文化修养,北京大学张辛讲授《国学基本精神与传统文化修养》,中央财经大学王强讲授《不断超越自我局限的精神境界——老庄哲学与中国艺术精神》,北京大学张学智讲授《王阳明心学的精神与智慧——儒家道德精神之过去、现在与未来》;围绕文字学,清华大学赵平安讲授《文字与文明传承》,北京大学董珊讲授《古文字学在最近十二年的发展一一附说古文字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学术背景》,清华大学刘绍刚讲授《秦汉简牍文字使用与创作转化问题》,中国书协副主席叶培贵讲授《展览评审中的文字审读》;围绕古代书论,吉林大学丛文俊讲授《古代书论综述》,北京师范大学邓宝剑讲授《魏晋至隋唐书论与书法品评》,北京语言大学朱天曙讲授《宋元以来书论的历史嬗变和人文内涵》,中国人民大学祁小春讲授《王羲之背后的故事》;围绕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讲授《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北京大学彭锋讲授《书法与中国古典美学》,中国书协顾问言恭达讲授《书法文化的哲学思辨与美学精神》。
  授课期间,丛文俊、朱培尔、王学岭、陈海良、崔胜辉、朱河山、陈明之等教师与学员进行了创作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