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您当前所在位置:当代书画家人才库 > 新闻 > 美术评论 > 中国当代漆画高等教育论坛暨全国漆画学术观摩展综述

中国当代漆画高等教育论坛暨全国漆画学术观摩展综述

字号:

 
漆性•漆画•漆学──中国当代漆画高等教育论坛暨全国漆画学术观摩展综述 
 
杨  萍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国当代漆画也在迅速发展,近年来全国也有不少高等院校将漆画引入专业美术教育内容。经过了第一、二届的“全国漆画作品展览”、两届的“厦门·全国漆画作品展览”以及近10年来国内国际重大美术活动,以“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设漆画独立展区为标志,中国当代漆画以一个崭新的姿态亮相中国美术专业舞台。正值“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奖展”在北京火热展出之际,2010年1月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文联、南昌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漆画高等教育论坛暨全国漆画学术观摩展”在南昌大学艺术学院开幕,将进一步推动漆画艺术的发展和高校漆画学科的建设。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王林森、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南出席开幕式。中国文联副主席刘大为致辞。

    刘大为在致辞中说,当代漆画继承传统髹漆艺术的精华,以精细、古雅、瑰丽、华贵的艺术品味,亮相中国美术专业舞台;又在近些年被不少高校引入美术专业教育领域。本次论坛的举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动当代漆画创作和学术研究,促进高校美术学科建设,提升高校美术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幕式上,王林森、刘大为、以及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共同为“南昌大学书画研究院”揭牌。周文斌代表南昌大学向刘大为、吕品田、郑工、尚辉、朱凡颁发南昌大学书画研究院名誉教授聘书。

    “全国漆画作品观摩展”是由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向中国美协推荐作品,再由专家根据本次论坛的主题确定观摩展作品,作品是以高等院校中青年作者的近期作品为主。在南昌大学展览结束后还将巡展并出版精美的画册。

    下午及次日召开“中国当代漆画高等教育论坛”,论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南昌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美协事业发展部、《美术》杂志、南昌大学书画研究院 、江西省美协承办。此次活动由中国美协事业发展部主任朱凡策划,《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担任学术主持,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给予学术支持,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家通讯》、江西省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参与协办。来自全国的著名美术理论家、教育家、漆画家及高校漆画专业带头人、漆画团队代表,还有部分漆画作者等围绕“当代漆画创作的艺术审美观”、“ 漆画在高等教育中的学术定位”、“漆画的语言特征”、“漆画创作的品评标准”、“团队作用对当代漆画发展产生的意义”等议题进行深入论述,通过“专家讲座”、“专题论述”、“自由发言”等方式使论坛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相互的交流与碰撞,会场气氛活跃,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学术活动。会后专家和漆画家提交的论文将结集出版。

    在“专家讲座”环节,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宣讲了题为《呼唤漆画艺术的自觉意识——漆画艺术的当代推进和有关创作问题》的论文。他从漆画艺术的发展取向、漆画艺术的文化生态体系、漆画艺术的本体特性——人文漆性、与自觉意识相关的现实问题四个方面展开。首先他认为漆画艺术的崛起,在中国现代绘画领域开辟了一条既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又融入时代因素的绘画之路,确立了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绘画样式,因此我们需要把漆画定位为一种有着特定文化传统、体现特定文化规定性的现代绘画。其次,漆画艺术的生态体系在于大漆,这是漆艺、漆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决定了它的充分适应这种物质特性的技术本体和工艺规律,从而形成了一个整合、协调着工匠、作坊、工具、技艺、流程、原料、产品、行业、制度、市场、需求诸多要素和环节,并因此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态环境。再次,中国人的“漆”观念中寄蕴着大量的社会意识,体现着高度的文化自觉,漆艺的色、质、泽非常符合中华文化的中庸哲学思想及和审美理想。最后,要切实地把握漆画的基本规律,形成相应的艺术程式。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程征首先表示由于对漆画没有专门的研究而感到紧张,因而他从一个观者的角度来谈对漆画的认识。他开明宗义地认为漆画发展所遇到问题,首先不是理论问题,而仍然是实践问题。总的目标是怎样成为大画种?明确漆画本身是一个现代概念,包含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要确立它的本体特性和独特地位,以及它与传统漆艺、其他画种之间的关系。漆画要具有当代性,需要横向地向其他艺术门类吸收和学习,把实用性的因素抛掉,提高审美的精神属性。但由于当代漆画基本上是由院校培养,目前主要问题在于过于依靠它的参考系统──其他画种,这就影响漆画成为一个大画种。因而他强调漆画教育要建立自身的体系以适合漆画的发展。最后谈到漆画艺术家要加强创造主体的文化修养、提高文化品格。

    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主任蔡克振从五个方面谈了当代漆画的发展现状。一、社会没有“围墙”,学校是有“围墙”的。学校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评分标准。二、对古代漆艺传统要有尊重、敬仰之心。现代漆画只有一百年的传统。但要从根学起,要懂得漆性。三、漆画的定位非常重要,漆─质材,画─形式,艺─品位,术─技巧缺一不可。四、漆画要走向社会,要贴近生活,要多出精品,要摆脱装饰小品的局限,创作有思想深度、有意境内涵和形式新颖的作品。五、漆画的理论要有正确的导向。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在《论当代漆画中的图像与技术》讲座中对漆画独立成科提出构建的方法。他认为独立的画种应当具备一个理论的评价系统,它与规范化的图式相辅相成形成独立的体系,而漆画没有明确的与其成像技术相匹配的图式,“应用、挪用、借用”等方式“仿制”其它画种的图像,因而要确立漆画“本体性”语言,即在画种特有的材料与技法基础上建立一整套视觉造型的表达系列。他还探讨了技术时代所面对的艺术问题,他认为技术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只是强化某种具有个性特征的表现方式,使图像更富感染力。

    在“专题论述”环节,四川美术学院陈恩深宣讲的论文题目是《论当代漆画在高等教育的学术定位》。他认为当代漆画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就是工艺漆艺转变为漆画造型艺术,关键在于漆画教育。他从自身教学中的漆画学科的课时安排和课目分项等方面介绍漆画教育在当前面临的问题。他提出在漆画教育中学术的立足点目前分为以画为主和以艺为主两个方面。他认为漆画首先是绘画,漆作为一种媒介和材料,艺术家要通过绘画来表现当代人的思想。

    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副主任张世彦从技巧、创作、境界的角度,不仅对漆画,而且也是对当代美术阐述了他的评价体系。第一是操作的难度;第二是原创的力度;第三是境界的高度。他认为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它的创造性和整个人文审美境界的高度是紧密连在一起。

 

    在“自由发言”环节,参会代表发言积极踊跃,从对漆画的本质,到创作的技艺,以及漆画教学课程的设置都进行的广泛深入的探讨。

    王春立作为原中国美协艺委会主任是看着漆画艺委会成长起来的,他对如今漆画队伍的不断壮大感到非常振奋。他认为艺术家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因而我们的漆画还是要强调美,还要对整个民族起到一种发愤图强,能够促进向上的作用。

    南京艺术学院老院长冯健亲指出目前漆画的生力军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因此更多地从漆画队伍建设谈起。首先他认为漆画创作队伍存在结构性缺陷是绘画性不足。其次是传统与现代性的问题,要明晰7000年只是漆的历史,而漆画的历史只是几十年,因此要梳理经验和不足。但目前对漆画技术的总结多,因而对漆画的认识停留在技术层面。他还对漆画的分科,评选、展览规模、理论素养等方面提出非常好的建议。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刘英杰赞成冯院长的观点,将教学分为两块,一是纯艺术性,二是工艺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个性进行选择。而且从学生毕业出路来说,高校教学重在技艺基础,这也符合教学规律。杭州师范大学江崖也谈到目前漆画在夹缝中生存,在教育领域,漆画、漆艺混在一起,没有明确的方向,学生是求生存的,想学技艺,而不是当艺术家。因而学科划分要明确。

 

    中国美院唐明修教授讲述了中国美院漆画专业从无到有,以及他从一个自由漆画艺术创作者转变成为高校漆画专业教师的过程。他五年的教学经验是恪守一个底线――坚持传统的大漆材料。他和来自美国的漆画家吴桑都认为学生在创作的过程就是对漆本身的认识,对漆画的认识,也是一种对心智的磨练,多感受漆文化的内涵。希望学生们多投入时间,从自己的角度来发觉漆画表现力。

    清华美院程向君谈到本院漆画只是选修课,因而在组织教学上有很多局限,对学生来说也存在很多问题。而几位专家的理论梳理点明了一些漆画界意识不到,或者是认识不够清楚,甚至是一直不敢说透的问题,非常有意义。他建议以后漆画研讨会可以提供某些画家的个案,如某作品从最初的构思到成型的创作轨迹进行交流。

    江西师大教授龚森是改革开放以来漆画发展的见证人。他说当年有个顺口溜,“一流画家画油画,二流画家搞国画。三流画家搞漆画”。他就是冲着视觉美才选择了漆画艺术。他认为漆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做出好的作品,用它来表现我们意识思想和艺术感情才有文化价值。

    四川美术学院漆画教师唐影介绍四川美院上世纪40年代就设立漆艺教学,50年代曾创作过《过雪山草地》。她阐述目前的漆画教育体系观念:第一是画在漆先,艺在技前。漆画教学大纲按照绘画类来设计,增加素描造型课时。第二从语言表现增加平面技法。第三是培养绘画创作能力。

    从事30多年漆画教学的吴嘉诠谈到漆画面临坚持传统材料还是推广新的材料的矛盾,这是正常的艺术发展必然经历的现象,

    广州美院的蔡江宇直言不讳地指出论坛过于严肃和沉闷,而高校教育没有趣味性,有很多框框条条的限制,不能吸引学生,这种严重滞后的环境不利于漆画艺术的成长。

    南昌大学艺术学院李艳丹从国画创作者的角度谈对漆画的看法,漆画具有材料特殊性与画种边缘模糊性两个特点。她认为漆画通过反复打磨来达到一种绘画性,这是抛开所有的材料能够支撑一张画内在的精神的因素,

    黑龙江美协漆画艺术学会杨国林强调由于漆画创作队伍很年轻,因而团队力量非常重要,彼此相互交流、互相切磋、取长补短。

    南京师大教授吴可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钟声提出教育论坛应当就漆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加以讨论。他们认为目前漆画教学不仅是教技术,而且也是训练美的素质教育过程。还有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教书,更在育人

    南昌工程学院艺术系孙勇建议创办一个漆画的专业性杂志,有利于交流。

    中国美院的学生赵尔东则用一些图片介绍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创作技艺、工具、材料等,他宣称作为80后的一代有自己的图象表达方式。

    还有参会代表提到漆画创作者为技术所累,漆画的华丽太多,质朴不够,以及欠缺漆画市场的研究等问题。

    主持人尚辉总结时指出首先要承认架上绘画并没有死亡,当代艺术当中有很多观念,以及对新媒体的广泛使用,都有利于我们架上艺术的借鉴和学习。目前首要的问题是漆画由于不是通过直接用笔在媒介去画,而是有制作的过程,可能会阻碍它的绘画性,因此漆画缺乏自身独立的漆性语言,而语言的文化含量非常重要。其次是精神与品格问题,漆画家在意识主体和个人修养方面还欠缺,没有摆脱技术和技巧。最后,漆画本身现代性和当代性问题,他认为漆画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还谈到高校的漆画教育从工艺美术类、设计类变为造型美术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当前批评家、理论家对漆画关注不够。

    江西美协主席蔡超强调漆画的前景非常好,这是我们跟世界的接轨,外国人更容易接受的东西。他坦言江西漆艺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有很深厚的历史,传统漆器曾是江西重要的出口物。他很高兴地看到漆画艺术在江西的兴起。

    南昌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谢陆军作为东道主感谢理论家和漆画家对活动的支持,而且更有意义的是提出南昌大学将在漆画的材料、工艺方面进行研制,为广大漆画家和爱好者提供便捷、环保的漆材料。

    策划人中国美协事业发展部主任朱凡总结说,从2006年在长春举办关于漆画绘画性质的研讨会,到2009年第11届全国美展设立漆画展区并召开创作动员会,再到此次把全国漆画高手、教育精英集中在南昌探讨漆画高等教学的问题,每一次会议都是一次提高。他认为应该对漆画的文化属性进行明确的定位,要确认漆画的根源,这是提高品位的前提条件。从河姆渡时期开始到现在,在漆性上、工艺上、漆的融合上,以及绘画语言表达形式方面,我们对漆画的认识越来越明晰,无论是平面的漆画还是立体的漆艺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对两方面定位也很准确。他希望漆画能够在美术界,甚至在市场上打出一片新天地,最后是漆画和漆立体艺术的同步发展。